【科普养生】孩子走路容易累?可能是扁平足在作怪,一文教你如何识别与预防

发布时间:2025-02-08阅读人数:

  扁平足是什么?

  扁平足即俗话所说的“平脚板”

  我们正常脚底都会存在一个自然的弧度

  这个弧度就是我们的足弓

  它主要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

  帮助我们在行走或者跳跃时

  减轻来自地面对身体产生的冲击

  a:正常足足迹 b:扁平足足迹 c:高弓足足迹

  而我们扁平足小朋友的足弓高度偏低或者几乎没有足弓,这就意味着脚底在走路或者运动过程中承受着更大的压力,导致小朋友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时容易感到疲惫甚至疼痛。

  其中扁平足可以分为结构性扁平足和功能性扁平足。功能性扁平足又称弹性扁平足,在青少年中较为常见,它是指儿童在无负重情况下足弓正常,但在站立或负重时足弓塌陷、消失。结构性扁平足则往往是由于儿童足部结构异常所致,无论是否负重,足弓始终存在塌陷或消失的现象。

  部分扁平足患者在长期行走或过度活动后,可能会出现脚底疼痛肿胀、步态异常等问题。更有甚者由于其足底缺乏足弓支撑,身体的生物力学发生改变,进一步影响到膝关节、骨盆乃至脊柱等部位,造成骨盆倾斜、脊柱侧弯、斜肩等不良体态。

  在了解了扁平足的基本概念后,我们可以通过哪些简单的办法来判断小朋友究竟是不是扁平足呢?

方法一:观测法

  可以在小朋友较为放松的状态下,观察小朋友的足底内侧是否有明显的塌陷,整个脚丫完全贴地,足弓是否塌陷或几乎消失不见。

方法二:足印法

  可以将小朋友足底沾水,然后踩在干燥的纸张上,观察显现的足印形态,正常的足印应该有一个明显弓形区域或有一个缺损的部位;如果整个脚丫都落在纸面上,足印几乎或完全是平的,可能提示扁平足。

  如果家属无法很好判断小朋友足弓发育是否正常时,请及时到医院进行咨询问诊。儿童保健中心的儿童体态矫形门诊,开展了足膝形态成像项目,不仅可以展示儿童足底显影,还可以筛查儿童是否存在踝关节、膝关节等部位的异常。

  需要注意的是,儿童足弓的发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,一般0-3岁的孩子足弓尚未发育完全,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通常都是处于扁平足阶段。3岁之后随着儿童活动的逐渐增多,足弓逐渐开始形成,直至10岁左右儿童足弓发育基本完成,可达到成人水平。

  因此,根据儿童年龄及足弓发育规律,对于轻度扁平足且无疼痛肿胀等症状的患者,一般建议定期观察和监测,还可以采取一些非手术治疗的方法。

  我们平时在家可以进行哪些运动来促进我们小朋友足弓发育呢?

  1. 足底按摩:儿童采取端坐位或站立位,脚踩筋膜球或按摩球,来回滚动,放松按摩足底;

  2. 脚趾上翘运动:儿童赤脚站在地面上,在保持脚底贴地的同时,用力上翘脚趾,紧绷脚背;

  3. 抓毛巾运动:儿童赤脚站在毛巾上,用力抓、拖毛巾,借此锻炼足底肌肉力量;

  4. 坐位提踵:儿童采取坐位,足跟上提,在最高处肌肉收缩,然后回落;

  5. 站立提踵:儿童采取站立位,双脚分开,与肩同宽,足跟上提,在最高处肌肉收缩,之后回落;

  6. 穿定制的矫形鞋垫:矫形鞋垫可以改善儿童足底压力分布,减轻疼痛。

  但如果扁平足已完全影响日常生活,出现明显疼痛、保守治疗无效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时,可能就需要采取其他方法进行治疗,如手术矫正等。

  除上述所说到的足膝形态成像项目外,我院儿童保健中心还开展了脊柱筛查、步态分析等检查。如果您的孩子有相关问题的困扰,欢迎前来咨询。我们会为您提供专业的评估及指导意见!

︿